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留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同时字数变化不大。
---
神龙元年(705年),唐朝洛阳皇宫紫微城内的迎仙宫里,局势风起云涌。作为曾经雄踞天下、威震四海的武周女皇武则天,如今却已是大病缠身,神情憔悴,躺在华丽的床榻上毫无生气。
若非置身于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中,且被众人恭敬地称为“陛下”,恐怕无人会相信,这位面容苍老、气息奄奄的老妇人,正是曾统治大周达四十五年的传奇女皇武则天。
公元705年2月20日,一个80岁高龄的老者来到奄奄一息的武则天病榻前。看到他,虚弱不堪的女皇仿佛回光返照,忽然振作起精神,用尽最后的力量,愤怒地大声喊道:“狄仁杰骗了我!”
究竟这一天在紫微城迎仙宫发生了什么?这位老者到底是谁?武则天为何会怒斥“狄仁杰骗了我”?狄仁杰又究竟欺骗了她什么?
展开剩余87%这一天,对于李唐皇室和忠心耿耿的旧臣们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若以现代眼光来看,这一天堪比国庆节,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和庆祝的历史时刻。
这一天,是李唐王朝重新复国的日子。曾被武则天篡夺的天下,在忠于李唐的旧臣帮助下,再度归属于李唐统治,史称“神龙政变”。
这场政变的关键人物,就是已年逾八旬的武周宰相张柬之。
晚年的武则天不再理政,沉迷享乐,宠信两位兄弟张昌宗和张易之,任凭他们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张兄弟凭借武则天的宠爱,横行朝堂,令君臣关系疏离,朝政一片混乱,民心动荡,怨声载道。
稍有异议的朝臣,轻则被贬黜,重则遭受斩首。御史大夫魏元忠曾弹劾二张贪污腐败,却被诬告与司礼丞高戬密谋挟持太子。尽管武则天未完全相信谗言,但仍因宠信张易之而将魏元忠驱逐出京,贬为高要县尉。
当时,张昌宗、张易之的权势如日中天,不仅文武百官无奈避让,就连武则天的子孙辈也不敢招惹,连太子李显都被迫听命,甚至惨遭逼迫赐死自己的子女。
二张兄弟专横跋扈,令朝中大臣和皇族怨声载道。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以及女婿魏王武延基私下议论二张的专权,结果被二张的耳目得知。张易之诬告他们密谋兵变篡位,武则天深信不疑,严令李显惩处李重润和怀孕的李仙蕙。
为了保全全家性命,李显忍痛下令赐死自己的儿女和未出世的外孙。二张兄弟却不罢休,继续逼迫武延基入狱致死。
武则天因病长居迎仙宫,二张把持宫廷,限制重臣觐见,所有朝政事务都由二张口述谕旨办理,实质掌控朝廷大权,肆意惩罚反对者。
张柬之、宋璟、崔玄暐等忠于李唐的朝臣极力阻止二张的乱政,多次请求调查二张,武则天表面应允,却让不敢得罪二张的司刑卿崔神庆草率处理案件,最终认定二张无罪。
对此,宋璟坚持奏请斩杀二张,左拾遗李邕也劝武则天,然而宠爱二张的武则天始终不许,反令二张更肆无忌惮,镇压异己,朝中风气日坏。
眼看局势恶化,张柬之、宋璟等人明白再不反击,必死无疑。更重要的是,武则天病重将死,二张若趁机发动政变,恐将改朝换代,李唐复国无望。
二张权势极大,不仅得宠于武则天,身边也聚集了大批心腹,包括宰相韦承庆、李峤等,以及掌管重要职务的崔融、刘允济、阎朝隐、沈佺期等,他们掌控兵权和朝政,有能力发动政变。
史书记载,二张兄弟确有改朝换代的意图,甚至密谋请术士占卜,筹建佛寺以聚集民心。
在此背景下,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李唐宗室,以及武三思等武氏子弟,联合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薛思行等旧臣,发动了这场震惊朝野的“神龙政变”。
705年2月20日,约五百名左右羽林军兵在李显与张柬之带领下,突袭玄武门,将张昌宗与张易之斩首示众,随后直闯武则天所在的集仙殿。
见士兵气势汹汹冲入,武则天强撑起身体,怒喝:“是谁在造反?”
若是往日,张柬之等必定跪地求情,但此刻,武则天已无昔日威势,他们语气平和道:“二张谋反,臣等奉太子命诛杀逆贼,未敢事先禀告,罪当万死。”
武则天明白这实际上是逼宫,要她交出皇权。她转向自己的儿子李显,严厉质问:“此事是你指使的吗?两个小人已被处死,你可以回东宫了。”
李显及其随从自然不答应,若真回东宫,后续逼宫无凭无据,李显必败,他们也将遭殃。桓彦范立即挺身而出,力陈太子身份尊贵,劝武则天顺应天意将帝位传给太子,众人默许,暗示这是逼宫的实情。
看到昔日恩宠的臣子纷纷倒向反叛一方,武则天心灰意冷,质问李湛:“朕对你和你父亲并不薄,怎会落得如此结局?”又对崔玄暐哀叹:“别人都是经人推荐,唯独你是朕亲手提拔,怎会背叛朕?”
面对质问,众人多低头无言,沉默以对。
此时,武则天望向张柬之,忽然精神一振,振臂高呼:“狄仁杰骗了我!”
为何会提及狄仁杰?因为张柬之正是狄仁杰极力举荐入相的。
张柬之是封建历史上晚成的大器晚成者,虽早年仕途平凡,但64岁时应试贤良科目得第一名,入京为监察御史。尽管职位不高,权力有限,却因奏事得罪武则天被贬地方。此后,张柬之仕途多舛,但因狄仁杰的力荐,终于重回京城,并最终成为宰相。
狄仁杰曾两度在武则天面前极力推荐张柬之,称其具备宰相之才,虽武则天心存疑虑,但仍难以拒绝狄仁杰的诚意,先后提升张柬之官职,最终让他成为武周的重臣。
然而,狄仁杰的推荐背后另有深意,他是在为李唐复国积蓄力量。
“神龙政变”中多位旧臣均为狄仁杰推荐,可见他早有图谋,为恢复李唐政权做准备。
武则天被心腹“国老”狄仁杰背叛,心痛难当。
正月二十三,武则天颁布诏书,由太子李显监国,天下大赦。
次日,武则天正式禅位李显,李唐王朝复辟。
神龙元年(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她的功过是非,如同立于陵前的无字碑,留待后人评说。
“神龙政变”后,张柬之被封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合称“五王”,故“神龙政变”亦称“五王政变”。
至于五王的最终结局,那又是另一段传奇故事了……
---
改写完毕,有什么想调整或加细节的地方吗?
发布于:天津市正规股票平台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