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曾经挤破头难入学,如今招满学生都成奢望”!
它被称为成都最“热门”的学校,入学堪比抢春运火车票!
明明学费高达四万八,家长们却挤破了头也要把孩子送进学校。
这所曾号称“直通清北”的名校,如今却闹出了“招生荒”!
连续多天发布补录名额,却连一名学生的影子都见不到!
就连学校附近的打印店老板都摇头:“往年复印报名表的学生能排到街尾”!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成都外国语学校一夜之间无人问津了?
成外惊现“招生荒”?
如果你是成都本地人,那你肯定见证过巅峰时期的成外。
当年想要进成外,不花点功夫想都别想,最次也要排队三天!
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报名,连续三天睡在校长办公室门口。
当时,成外校门口常常停满豪车,家长们提着水果篮排队找副校长。
有个做生意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抢个名额,硬是在学校附近租了半年房。
表示:“就算是拼了老命,也要让娃进成外”!
那时候的成外,一年学费超过4万,但家长们都觉得物超所值。
学校每年都有几十个学生能直通清北,出国留学也非常容易。
当时流行一句话叫:“进成外,差不多就算踏入了名校大门”!
“花十万换名校文凭”,成了当时家长们津津乐道的“教育投资”。
然而到了今年,当学校公布257个补录名额时,整个成都都炸了锅。
要知道,2019年的时候,成外初中部报名人数突破8000人,录取率不足5%。
如今却闹出了“招生荒”,连学校附近的文具店生意都不好了。
更刺眼的是学费账单,一年8万多,算是住宿、伙食一年十万打底。
这还不算什么,学校的招生范围也被限制在金牛区。
金牛区的公立学校厉害的吓人,实验中学的升学率比成外还高。
家长们算完账后,心都凉透了“花这个钱纯粹是白花了”!
曾有家长花15万找关系把孩子弄进成外,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隔壁家的孩子上公立学校,学习成绩比他还好。
人家学费一年才几百块,我花15万,都给孩子买辆车了!
这些话在家长群里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家长认清了成外的真面目。
许多家长直言:“私立学校的光环,早已不复存在了”!
而且就在今年,金牛区公立中学突然宣布:
重点班教授全由教龄超20年的高级教师担任,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曾经成外引以为傲的教师资源,也被公立学校击穿。
一起靠超纲教学出成绩,现在必须按课标来。
某离职教师透露:“火箭班”的秘密武器已经失效了。
家长拒绝当冤大头
公立学校的全面反超,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去了公立学校。
除了学校质量越来越小外,成外日渐昂贵的学费。
也成为了压垮成外的最后一根稻草。
例如李女士的孩子今年小升初,三年前就开始打听成外的事情。
可最近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因为她详细的算了笔账:
成外学费8万,加上校服3000,再加上研学两万,一年起步十万。
李女士家里两个孩子,加起来一年都直逼20万去了。
这钱在老家,都够买下一座差不多面积的房子了。
所以思来想去,李女士最终还是决定让孩子读公立学校。
公立学校的重点班,老师丝毫不比成外差,也不用交学费。
这些钱省下来,等孩子上大学再用,不也挺好?
如今越来越多家长像李女士这样,开始选择相信公立学校。
以前流行的“只有私立才抓的紧”的说法,现在也早就站不住脚了。
有的家长晒出了公立学校老师批改作业比私立还用心。
甚至连每一道错题旁都有老师的标注。
再加上如今经济形势不佳,大多家庭都被迫消费降级。
大家都不富裕了,谁还愿意花十万读私立学校呢?
一些做生意的家长表示:以前赚钱容易,花几万买个安心没什么。
现在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干,既然公立和私立没什么区别。
那肯定是去上公立呀,谁还愿意去花这个冤枉钱?
再加上如今“海归”跟菜市场的白菜一样,硕士毕业跑外卖都不稀奇。
有家长盘算过,孩子在成外读十年,再去国外读四年。
总花费差不多能在成都买两套房了,到头来换一份月薪几千的工作。
不吃不喝二十年都挣不回来,这一算账,谁还敢往火坑里挑?
网上还流传出“成外老师流失”的消息,家长们更犹豫了。
据网友爆料,这几年,成外走了十几个骨干老师,都去了公立学校。
留下的都是年轻老师,经验不足,教学质量肯定会下降。
虽然学校辟谣了,但许多家长对此还是深感疑虑。
如今成外招生咨询量不足过去三分之一,家长们如今只在乎退费条款。
教育局举报信箱,塞满了私立学校退费纠纷,这场信任崩塌比股票跳水还惨烈。
私立学校没落成定局
如今许多私立学校,为了招生不惜“断臂求生”。
城西私校学费打六折,城南推出分期免息。
城北国际学校更是把课程贱卖给公立学校当兴趣班。
学校也开始裁员、缩减课程、外教换成本土老师。
各种节省开支的招数全都用上了。
说白了,就是拼尽一切办法想挺过去。
成都外国语学校的补录事件,不如说是教育界“祛魅”运动的开端。
过去人们都认为,教育越贵越好,名校就是通往成功的门票。
但事实告诉我们,教育不少“烧钱大战”,名牌学校更不一定稳赢。
与其花十万去上所谓的“好学校”,不如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
挤破头去进“火箭班”,还不如请个靠谱的老师。
真正的好教育,是让孩子爱上学习,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发。
如今私立学校正在失去“特权”,公立学校也拥有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教育部门明确规定私立学校不得超纲教学,课程与公立学校保持一致。
这一措施,直接削弱了成外的“王牌”优势。
以前通过提前招生抢优质生源,如今只能和公立学校同步招生。
越来越多政策,让成外彻底失去了竞争优势。
家长们如今都不再“迷恋名校”花冤枉钱,教育回归了他本来的价值。
大家都明白了,真正站得住脚的学校,靠的从来不是虚浮的包装。
而是扎扎实实的教学,为每个孩子用心付出。
这样看来,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时代,这次降温或许并不是坏事。
成外的难题,说到底就是教育行业的一次“大洗牌”。
之前几十年,私立学校靠高收费、抢尖招生迅速发展。
结果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不是“赚大钱”,而是培养人才。
如今家长们逐渐醒悟,明白“贵的不一定好”。
公立学校凭借普惠,反而重新赢得了信任。
未来私立学校要么降价,要么把教育质量提上去,不然迟早被市场淘汰。
结语
此次私立学校大规模招生荒,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教育不该变成少数人追求的“奢侈”,应该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必需”。
教育也不该成为攀比的工具,而是培养成长的土地。
每所学校都能平起平坐,孩子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家长们也无需承担“天价学费”,这样的教育才算“公平”!
参考资料:
华西都市报——四川“天价”学校引家长质疑 小学到高中需交40万
光明网——2024年8月23日——投资近10亿的学校读着读着就没了
正规股票平台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