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神话般的时代,封神大战波澜壮阔,英雄辈出,叱诧风云。然而其中一场暗潮涌动的较量,却鲜为人知。那便是通天教主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信念与命运的搏斗,所作出的难以言喻的举措。他扶持纣王的举动,表面上看似无理取闹,逆天而行,实则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原因,正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外表平静,底下却暗藏着波涛汹涌。
细细看来,通天教主从来没有真正认同过纣王的暴虐。那时,他作为截教的教主,登高一呼,目光所及,不是殷商的江山,而是自己的信念和截教的根本。截教之中,门下弟子形态各异,有披鳞带角的兽类,有吐雾喷云的精怪,有因缘而化的石精。阐教以“正统”自诩,将他们视为不入流的异类,然而正是通天教主那句“万物皆可证道”才让这些被世人轻视的存在,找到了一席之地。
换句话说,纣王即便错误百出,在通天教主看来,也不过是个失德之人。而这些门下弟子,身为“异类”,与纣王又有何本质区别?两者都是被“正统”的力量所排斥,都是不被容忍的“边缘者”。阐教高举“天命”的大旗,伐纣讨逆,表面上看似义正言辞,实际上却是在通过这一行为向世人宣示,唯有顺从主流,才能获得“生机”。对通天教主而言,这样的局面如何能够容忍?
纵观整个封神的战争,实质上,这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改朝换代。阐教早已与周室勾结,姜子牙手握封神榜,说是代天封神,实则不过是在为阐教的弟子们铺路,向天庭伸出欢迎的双手。截教的弟子早已遍布殷商朝野,闻仲担任太师,张桂芳、鲁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甚至连纣王的亲子殷郊、殷洪,都曾是截教门徒。倘若纣王垮台,这些弟子将会面临何种命运?战死沙场,或是被封神榜禁锢,成为天庭的“打工者”,截教的根基将会瞬间断裂。通天教主何等聪明,怎能不看透这一点?他出兵助纣,正是为了给门下千万弟子争取一丝生存的空间。如果说两军对峙,敌军兵临城下,他若不挺身而出,难道要等着投降吗?
展开剩余59%更令通天教主愤慨的,是那所谓的“天命”。阐教以“天命”之名,宣称纣王失德,周室该当兴起。可这“天命”的来临,却过于蹊跷。纣王的暴行中,确实有狐狸精的蛊惑,而那狐狸精,正是女娲娘娘派来的;阐教弟子表面上帮助周朝,暗地里却不断挑衅,迫得截教弟子不得不出手反击。如此一来,通天教主怎能甘心让这“天命”主宰一切?
在他看来,这所谓的“天命”,不过是阐教早已布好的局,借着“替天行道”的幌子,打压异己,排斥不同的声音。他不信天道会如此偏私,他要逆流而上,看看这“天命”到底能否容纳下异类,能否容得下那些不符合“正统”标准的存在。他深知,若放任这种局面发展,截教将面临灭顶之灾。而且,他的弟子们早已没有退路,闻仲忠诚殷商,三霄娘娘、赵公明与闻仲交情深厚,弟子们浴血奋战,倒下的一个个如同割舍的手足。作为教主,他若袖手旁观,截教的凝聚力便会崩塌,门下弟子也会心寒。就如同一个父亲,明知孩子犯了错,却在外敌逼近时,仍然得挺身而出保护他。
通天教主当然明白,纣王气数已尽,然而为了截教的根基,为了门下弟子的一线生机,为了不屈的信念,他只能咬牙坚持。诛仙阵破,万仙陨落,这一切或许早已在他心中预示。然而,他依旧选择了那条孤独的路。因为他相信,哪怕这场仗注定失败,他依然能为自己的信念争取一线尊严。
就像在漆黑的夜里,举着火把的人,明知火焰最终会熄灭,却仍然不舍得放下,甘愿燃尽自己,只为照亮那些在黑暗中等待的身影。最终,通天教主也许没有改变命运的走向,但他为那些被遗忘的“异类”争取到了最后的生机。他的努力或许失败了,但那份为信念坚持到底的尊严,永远不会被抹去。
愿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不公与压迫时,都能像通天教主一样,敢于为信念与正义而站立,即使前方没有光明,心中依然能燃起一丝不灭的火焰。
发布于:山西省正规股票平台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